金山网   2023-03-21 10:05:59

金山网讯 高中没毕业、大学客座教授、企业管理者、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这是陶桂传的身份标签。40年不断摸索,他从学徒到“老师”,再回到更具传统味道的“师傅”。日前,记者在丹徒区高桥镇见到了这位穿梭于车间与讲坛的“土味教授”。


(资料图)

资料图片

据翻译口述现场绘图 境外客户竖起大拇指

阳春三月,高桥镇油菜花开得正灿烂。雪地靴生产企业却已是淡季,但镇江旺达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达鞋业)的车间里,工人还在忙碌。

“老板,这块皮子的接头缝在什么地方?”工人拿着一块皮子进了陶桂传的办公室。“肯定要缝在下面。”看了一眼,陶桂传就给出答案。

“最近有点忙,在赶南半球一些国家的订单。”陶桂传对记者说。他是旺达鞋业的掌舵人、总经理,还是创意总监、技术总监,旺达鞋业每年推出近百款新品,超过一半由他设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设计的“舒软鞋”在没有网络销售的情况下,就是销售40万双的“爆款”。去年,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旺达鞋业的出口额依旧同比增长30%。

一次在意大利参加展销会,为了让客户相信他的设计能力,陶桂传让客户现场提要求,他根据翻译的口述现场绘图。最终,客户竖起大拇指,旺达鞋业成功拿下订单。陶桂传说:“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只有不断拿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40多年过去,企业越来越好,当年高中未毕业的陶桂传成了专家——不只是在工厂当总监,还走上了大学讲坛。

为拜师蹲守五六天 技艺在检验中升华

1980年,高中还没毕业的陶桂传到镇上的鞋厂当学徒,学做皮鞋。当时条件受限,陶桂传的设计经验主要来自师傅的传授和不多的书籍。在鞋厂工作5年后,他积累了一些制鞋经验,考虑“下海”单干,但是很快发现自己在设计方面的欠缺。

1987年,他到上海的皮鞋厂学习。“我在上海的好几家皮鞋厂都学习过。”陶桂传说,在上海期间,他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设计经验更丰富的师傅。“有些鞋厂是不让你进的,要找某位师傅只有在他家门口等。”大冬天,陶桂传开始蹲守。刚开始,制鞋师傅敷衍地打发他走,连续五六次后终于同意传授经验。后来,得知上海皮革研究所一位姓徐的师傅在鞋楦设计方面非常有经验,陶桂传又找他拜师。

师傅的每一次传授,陶桂传都要回家“检验”。如果发现不对,他会立即找师傅讨论。如果检验通过,则需要对相关数据归纳总结,以便能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

课堂搬到生产一线 传授技艺更传匠心

以设计见长的旺达鞋业在十多年前成了江苏省皮革协会理事单位。一次会议交流时,陶桂传的发言引起了江苏省皮革协会秘书长孙家珏的注意。孙家珏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旅游与艺术系的党总支书记、系主任。一段校企合作也就这样开启。

“我们每年都会有四五名学生到旺达鞋业进行毕业实习。”孙家珏表示。如今的陶桂传不仅是企业的老总,更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他要帮助学生找设计灵感,还要帮他们理清论文思路,以及完成学生的论文答辩。在平时,陶桂传还在学校开设行业发展趋势的讲座。

让学生在鞋厂进行毕业设计,孙家珏说,这是想“培养应用型人才,把理论和市场拉得更近一些”。在他看来“企业一定是接触市场最前沿的”,而且生产线上的“课程”要比课堂上生动得多。

陶桂传将孙家珏的想法在车间里实现。学生的毕业设计,他会带到各种展销会上去,“能接到订单的设计让学生很高兴,也非常有成就感”。

学生在旺达鞋业对陶桂传称呼的改变可以说明他的角色。一开始是“陶总”,后来成了“陶老师”,慢慢地变成“师傅”。陶桂传说,“师傅”是他更喜欢的称呼:穿着工作服,满手鞋油,教给学生设计经验和对待设计的态度。(记者 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