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2023-04-25 13:15:24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各地旅游产品进入“冲刺”阶段,多地酒店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资料图)

有媒体搜索发现,全国各地旅游城市热门景点附近的酒店在“五一”假期前3天的价格均较平日高出2-3倍,甚至还有酒店价格上涨5倍,令人直呼“酒店刺客”。

以苏州观前街附近的酒店为例,平日最低房价约350元/晚的某连锁酒店4月29日最低入住价格为1204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44倍;4月30日的入住价格为1381元/晚,是平日价格的约3.9倍。

酒店推出“99元睡大厅沙发”产品

“活久见了。”近日,有网友发现台州某酒店五一期间出售“大厅睡沙发”的位置。

4月24日晚上10点52分,橙柿互动记者通过平台搜到了推出这个客房产品的台州酒店,酒店位于台州万达广场附近。搜索 5月1日入住5月2日退房,有99元大厅睡沙发的产品,产品页显示有一张0.8米的沙发床,含1份早餐并赠送双人夜宵小吃一份。

接线服务员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产品:“确实有99元大厅睡沙发这个产品,是今天刚上线的。就是大厅里的沙发,不能跟别的沙发隔开,没有洗浴设施,有个公用的电视机。”

截至发稿,该酒店客服表示,“已经下架啦。”

倒闭了,老板换了……部分民宿“涨价毁约”

有的游客早早订好行程,这个时候,预订的民宿突然开始搞“装修”了,要求房客退订?还不止一家,你信吗?

“我4月16日在一家在线旅游平台预订了‘五一’期间山东烟台长岛景区内的一家民宿,576元一晚。但是预订后没多久,民宿老板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取消订单,说如果要住的话必须订三餐,大人小孩同价,每人每天500元。”北京市东城区消费者卢女士称,自己预订民宿后遭遇老板“威胁式”砍单,无奈之下只好取消了订单。

“因为行程已经定好了,我们只好又加价预订了其他的民宿,没想到现在民宿的经营这么不规范。”卢女士说,本想趁着“五一”假期带着孩子好好出去玩一下,没想到还没出门就遇到了糟心事。

卢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日,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预订民宿、酒店遭遇商家砍单的情况。网络上,也有不少游客分享自己遭遇民宿、酒店退单毁约的经历,“‘五一’民宿涨价毁约”的消息冲上热搜。

还有预订了武汉民宿的玲珑,接到电话说“酒店倒闭,换老板了”玲珑直呼离谱,“为了赚钱这么诅咒自己的店?”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发帖表示自己被退订的经历,借口五花八门,理由千奇百怪。有的说:“店面转让”、有的说“拆迁”,还有的说,五一期间亲戚朋友从外地回来,所以房子不对外出租了。总之,都是希望网友尽早取消订单。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商家砍单的理由有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今年“五一”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导致目前的酒店、民宿预订价格上涨。有的商家前段时间标价不高,觉得自己“亏了”,就想着砍单后再高价卖出去。

平台罚金赶不上涨价收益民宿宁可违约也要“赶客”

综合各方信息,今年五一小长假要比想象中火爆,部分民宿觉得此前住宿定价低了,要赚大钱,要坐地起价,要赚个盆满钵溢,为此便要千方百计的让此前预订成功的消费者取消订单,为他们腾出房间,然后卖个好价钱。

商家自己五一没有提前改价格,看到旅游市场火爆了,就坐地起价,找各种理由欺骗消费者来退单,合适吗?

有民宿老板表示,过去三年疫情严重,民宿几乎都不赚钱,有的还在亏本苦苦支撑,都指望着五一“收割”一波,因此他对这种行为也表示理解,“本质上大家都想赚点钱,合理利用规则,罚款能认了就行。”

问题是,消费者已和民宿建立了契约关系,受法律保护,涉事民宿岂能想取消就取消?岂能为了逼消费者就范就耍阴招?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一名被毁约的消费者坦言:“平台对我订的旅店做了处罚,1.5倍罚金还有降低流量处理,但比起五一的盈利,商家肯定还是愿意接受处罚的,况且没了这个平台,还有其他平台。”这个信息很值得咂摸。“平台罚金赶不上涨价收益”,这折射出某些环节一定出了问题。

针对商家砍单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指出,商家取消已经支付货款的消费者订单,是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制的砍单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网络消费环境。商家应当遵守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中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定,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而莫干山某民宿主理人俞先生则认为,“坐地起价”也不一定就是民宿的责任。平台或许是最擅长,也是最愿意做一起“加价”的。“因为平台要分整个房价的15%,而且各大平台都有大数据做支撑,他们是最愿意做所谓的”收益管理“的。而对于头部的优秀的产品,平台甚至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把他们的房间全部买断,然后平台自由定价。”俞先生表示,从实际的运营角度来讲,旅游度假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淡旺季非常明显的行业。淡季的亏损或者是平本要靠着旺季的“暴利”来做平衡。

对此,人民网发表评论称,面对消费者的合理合法举报,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特别是那些无良民宿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更要主动作为,严格遏制这种乱象出现。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此类民宿为了眼前利益,伤害了消费者,也败坏了城市形象,如果不迅速止损,难免影响当地美誉度,于旅游经济不利。事实上,一些民宿的相关做法,构成了欺诈,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这类民宿,应先抓几个典型,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否则,由此带来的纠纷越来越多,势必影响假日质量,损害法律尊严。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民宿此前受疫情裹挟,损失较大,指望着五一“收割”一波,值得理解。受困于疫情而经营惨淡,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宰客,不能干违规的事,更不能无视法律约束而乱来。为了把损失的钱捞回来,就搞歪门邪道,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势必背负法律风险,也会吓跑游客。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橙柿互动、工人日报、成都商报、@人民网评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