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影片的开头并没有吸引我,我甚至有点傲慢地感觉无聊,直到母亲看女儿弹钢琴那一段才开始敬畏起来。母亲眼神中的不屑甚至讨厌女儿的表现,特写一直在她脸上,观众只能直面凝视,突然又展现出一种幼稚和懊恼的眼泪。一个镜头,一张脸,把母亲的个性完全展现。
矛盾:
我真认为自己带入了角色,完全理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越这么深入我越觉得我们建立在不同环境下的体验上的冲突感,所以我羞于说我自己看懂了,好像我越懂,更体现出我压根儿什么也不知道。
母语尴尬。因为全程看字幕翻译,所以心里面会跟着台词念出来,在这么多且密的台词里我很清楚的听到自己心理默念的声音,把演员换成guo人,我感觉十分不适。联想到这里,更加应证了上面我说的:从根本上环境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天差地别。那作为我,又会怎么表达呢?
我每周回家都会跟我母亲聊很久的天,以至于我调侃她“生个儿子出来教育自己”,我们无所不谈,甚至于我只能跟她谈,与其他同学朋友聊天也没办法更深入,到最后也变成脑容量背书大比拼或者回忆家长里短表姐妹。看完影片后我明确了之前的一种感觉:话越多,我跟母亲就越远。我说的越多,她内心的悲伤和期望就被我话语里所设置的障碍所阻挡——母亲远比我想象的要疲劳。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