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2023-06-16 08:06:13

东莞“智造”向“进口替代”发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忠情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进阶!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东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传统工厂变身为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工厂;传统加工制造,也通过自主研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先进制造成为东莞制造的鲜明特色,正在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赋能东莞制造,东莞传统制造企业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厚街的东莞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大米生产车间里,机器人正在进行分工合作。在流动的生产线上,码垛机器人有序地把一袋袋包装好的大米搬下来,码成高高的一堆;收到数字化平台发出指令的搬运机器人接手,将大米运送到月台上,这里已经有货车在等候;货车将大米运送至商场或消费者的家中,路线由数字化平台提前计算并规划挑选好,根据不同目的地、送货时间、途中拥堵情况,设计出最优化的配送路线……

在这里,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指导机器干活,车间里10条自动化大米生产线,全部智能化操控,通过一套PMS系统将之串联起来。在车间内部的中控室里,有一两名技术人员在大屏幕前观察数据,偶尔有机器出现报警声或数据异常时,他们会进入车间进行检查。其他时间,工作交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位于东城的徐福记沙琪玛车间内,面粉和鸡蛋液等原料进入车间内,经过压面机、油炸机、拌糖机、成型机、切割机、自动包装机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操作后,最终变成了香甜可口又松软的沙琪玛。从原料进料,到面粉调制、压面、发酵、拌糖调制、成型切割以及自动包装等,沙琪玛从原料进入车间到成品装进车库,需要经过13道工序,而这些工序全部由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这个沙琪玛车间共有6条生产线,在自动化设备的助力下,日产能达到148吨。徐福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7年起,徐福记就开启了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之路,对工厂进行智能化升级。近年来,徐福记在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经过管理精细化、自动化、流程优化多方面的努力,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旺季时的人力成本下降了60%;同时,智能制造的应用,包括车间实现无纸化操作,车间关键工艺参数采用物联网IOT、AGV、无人搬运车广泛的应用等,这些转型升级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也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体现在服装行业上。服装企业通过3D虚拟技术帮助纸样师高效打版,提高了纸样师与设计师的沟通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更减少了材料的浪费。“用3D建模,再用3D虚拟技术试鞋、更换材料、进行调整,最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将样鞋制作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开模时间,快的话甚至只要短短的3个小时,样鞋就能够落地了。”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3D制鞋比传统制鞋速度快至少3倍,可减少约七成的鞋样品制造,十分环保。

自主研发驱动,东莞制造实现“进口替代”

自动进料、自动锁付、自动出料……在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个立方体的机器人正在自动运行着,它进行着十分“人性化”的工作——给手机、无人机等拧螺丝。这台名为在线式机械手自动锁螺丝机(亦称为自动螺丝锁付机)的机器,主要应用于储能、新能源、医疗、汽车电子产品螺丝的在线式锁付。最为特别的是,当它发现拧进去的螺丝不合格时,还会自己将螺丝拆除,丢弃至废弃盒内,再重新吸取一颗新的螺丝拧紧。“这台设备约有200多个传感器,可以通过末端进行探测,也可以通过大脑进行分析,自主学习、修复,整个机器使用起来,达到真正的无人化。”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长青介绍。

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密斯)扎根在机器视觉与工业自动化领域超过十年。该企业以视觉技术为核心,整合光学、控制、算法等技术,专注于测量系统、视觉系统、光学系统等领域,搭配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他们的产品包括变焦镜头、工业镜头、远心镜头、工业相机、智能相机、光谱仪、工业机器人、激光器、软件开发等。“简单地说,机器人的镜头就是它的眼睛,自动化设备通过眼睛去识别、定位,加上软件、算法等来完成检测、检验。”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峰这样介绍着产品的功能,除了软件外,普密斯还通过自主研发生产相关的设备,向“进口替代”发力。

在自主研发驱动下,东莞智能机器人也正在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弓叶科技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人工智能垃圾分选机器人的企业。在弓叶科技的垃圾分选机器人的“眼中”,即使是一张纸片,都有着脏纸巾、报纸、杂志、购物小票等的区别,它们会被分拣出来,投入到不同的料仓中。弓叶科技总经理莫卓亚说,进口智能垃圾分选设备需要约200万元/台,但国产的智能垃圾分选设备最低价格可以去到20万元/台,能代替五六名工人的工作量,产能也能提升两到四倍,这就让小企业也能用得起,更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展望:东莞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为东莞指明了方向——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一直以来,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智能制造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2015至2022年,东莞连续多年以市政府1号文的形式出台高规格文件,率先大规模开展“机器换人”,强力推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发展。2017年,首创提出以“全生态链”方式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同时,首批获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升级,是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进阶的一个缩影。东莞市工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93亿元。全市智能机器人产量已经超过150万套。

东莞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底气何在?东莞市工信局介绍,东莞有着制造业雄厚基础,为工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工业升级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同时,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对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已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数控加工装备、工业机器人装备为主,智能纺织装备、智能制鞋装备、线缆装备、包装印刷装备、塑性成形与加工装备和家具制造装备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涵盖了电子电器、汽车、航空、医疗、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并在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区、东部和临深片区等区域形成了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