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签订入驻菲律宾达沃的协议,晋江国际鞋纺城在越南设立展示中心,一些鞋服企业考察在当地设厂事宜……参加经贸交流的多位企业家表示,东南亚是拥有6.7亿人口的市场,将为晋江民营企业新一轮的投资、经营、贸易打开更大空间。
近年来,鞋服产业链部分转移东南亚,引发广泛关注和担忧,“中国鞋”优势是否还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作坊起步,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涌现出安踏、特步、三六一度等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面对国内外市场多重冲击,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逆势增长,鞋服产业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规模,纺织行业产值持续保持超千亿元规模。
(资料图)
记者采访安踏、特步、三六一度等企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和国际运动鞋服品牌相比,这些国产运动鞋服龙头企业背靠庞大的产业集群,其供应链绝大多数在本地,上下游配套的企业长期合作,持续协同创新,共同打造竞争优势,实现共赢。
背靠纺织、鞋服两个规模达4000亿元产业集群和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找到立足之地,趁势而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
“在晋江半径50公里内,能够快速找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一双运动鞋的所有材料配件、研发团队、技术工人等,这是数十年积累起来的优势。”晋江市市长王明元表示,近年来,尽管遭遇多重冲击,但纺织、鞋服4000亿元产业集群逆势增长,形成了龙头企业加速扩张、中小企业差异突出、上下游紧密协同的产业优势,拥有产值超10亿元企业57家、超50亿元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近年来,国内部分纺织、鞋服工厂转移东南亚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晋江一些纺织、鞋服企业也在东南亚国家设厂。信泰集团是一家纺织面料、纺织机械生产企业,海外订单占集团营收的60%左右。为配合海外客户需求,公司于2016年在越南设立工厂,有300多名工人,目前年产值4亿元。
华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晋江较早到越南设立工厂的鞋材、面料企业,目前在当地有两个工厂,2000多名工人。公司董事长黄劲煌表示,在越南设厂能够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特别参与欧美一线运动鞋服品牌的供应链。
黄劲煌、信泰集团总裁蔡清来表示,尽管在海外设厂多年,但是当地产业链配套不善,鞋底、鞋面乃至鞋带、五金饰品等,都在晋江生产,装柜运到海外工厂组装。
在价值链中高端的高端纱线、面料、机械设备等,对国内的依存度更高。苏成喻近日赴东南亚考察设厂事宜,他告诉记者,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代工厂不少转移到东南亚,要继续跟国际品牌做生意,就得去东南亚设厂。从那边的情况看,产业链不完善,中国制造在规模、创新能力、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以面料厂为例,一个厂拥有上百台机床的就算很大规模了,但是在晋江,数字化、智能化工厂遍地开花,不少企业一个车间就拥有上百台机床。
据了解,尽管不少企业在东南亚设厂,但管理人员、研发团队、工程师、技术工人等还得由国内派出去。“长远来看,东南亚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明显。”多位在东南亚设厂的晋江鞋服企业负责人表示。
“国产纺织、鞋服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给国际品牌代工,模仿其运营,到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国产品牌美誉度不断上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有的已经超越国际知名品牌同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中国的纺织、鞋服企业不仅是参与国际品牌的供应链,还自主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更大市场空间,正当其时。”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说。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创新研发,从“一根丝”到“一双鞋”,从材料、工艺、设备、品牌、渠道等全链条创新,打造“搬不走”的产业集群,抢占价值链中高端,“中国制造”优势仍在,并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汉纺友是中国恒天、经纬纺机旗下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2014年9月成立于武汉光谷,2015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双软企业认证。致力为制造企业用户营造精细化制造管理平台,提供MES/MOM/ERP/WMS系统定制、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3D产品动画/云展厅/VR应用产品等多项数字化服务。
已为全国棉纺织领军企业裕大华等多家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制作并监管完整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从原料购置到成品完成入库的全过程物料管理,做到生产制造品质的全面可追溯管控。生产成本立降10%,效率显提15%!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最前沿的智慧车间!
想浏览有关企业数字化升级定制的更多精彩案例,
请点击官网http://2025.net
或关注小程序“纺友数智纺”
详情请咨询:177-4050-2025
来源:新华网、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印染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