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午报   2023-06-11 20:25:33


(资料图)

2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建立基层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44个,打造中医药师传承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朝阳国际中医健康网提供英、俄、日、西班牙文4种语言服务,让居住在朝阳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朝阳区稳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日前,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公布,朝阳区榜上有名,成为北京唯一的示范试点。

居民“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朝阳区结合区域特色,成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联合体,不断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区属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已初步建成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老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在服务辖区百姓方面,朝阳区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实体中心均设置中医馆,2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012年8月以来,朝阳区持续推进中医专家下基层,基本覆盖了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进社区开展爱心义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不仅如此,朝阳区让居住在朝阳的外国友人逐渐了解中医药文化,以社区中医师为网底、区属医院中医师为支撑、驻区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成立了双语中医药文化传播团队。朝阳国际中医健康网为外国朋友们提供英、俄、日、西班牙文4种语言服务,内容涵盖中医快讯、机构介绍、养生知识及地图查询等。在CBD、燕莎商圈、使馆区等重点区域,开办多家涉外中医类医疗机构,引进社会资本和海归中医药人才,培育中医药双语服务人才。建立双语中医工作站,组建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三里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涉外医联体单位共同参与的涉外医疗服务协调专班,与58家外国驻华使馆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为驻华使节及其家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

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传承好中医药技术的关键环节。朝阳区在国内率先建立中医药专家基层出诊带徒模式,初步形成“学、练、用、定”层级分明的阶梯式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已建立基层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44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站11个,带徒344人,挖掘名医名方20个。朝阳区还启动了两批双语中医专家工作室,共有5位双语中医专家带徒22名。

朝阳区分别在房山区、昌平区建立药用植物实践教学基地,在怀柔区和大兴区中药企业建立中药饮片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药用植物辨识、中药饮片传统炮制、传统中药制剂制作教学,组织中药特色技术传承班师生到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和药材产地、老字号药企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未来,朝阳区将实施守正师承、名老中医活态传承和AI(人工智能)传承三项工程,搭建数字化名老中医传承创新平台,传承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在人才发展方面,实施夯基育才、明德修远、名医堂等三项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好基层人才综合能力再提升计划、名中医团队下基层等行动,提升基层人才服务能力。”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未来,朝阳区从以数字化场景化加快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以层次化机制化加快促进中医药人才发展、以智慧化标准化加快促进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品牌化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以签约化国际化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暨产业发展、以规范化精细化加快促进中医药管理体系创新等六个方面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此外,打造以数字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以国际化提升中医药传播力、以网络化促进中医药服务精准化、以产业化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力的“医——教——研——产——园”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生态,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朝阳模式。

同时,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增强双语服务能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中西医协同诊疗及疫病防治模式。壮大双语中医药文化传播团队,打造中药饮片京帮炮制文化展示区、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区、中关村朝阳园(望京)“中医药成果转化中心”高新区、中医药文体融合区等4个中医药文化IP数字化示范场景。

□本报记者 孙艳